联系人:张生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E-mail:admin@youweb.com
Q Q:123456789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影医疗近日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联影医疗由盈转亏,实现营收约16.21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下降320.57%。这是公司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季度业绩首次出现净亏损。
对此,联影医疗将其归因为受市场环境影响,报告期业务发生量略有下降。记者关注到,因收入及回款减少,联影医疗前三季度末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05亿元。
此外,联影医疗称公司持续加大业务拓展特别是海外的投入,销售费用同比有所上升。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约13.85亿元,同比增长10.53%。
不过,目前来看,通过增加销售费用投入来促进销售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国内业务承压。公司在提振业绩方面还有哪些应对措施?就相关问题记者向联影医疗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资料显示,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其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等。
联影医疗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上市后的2022年度、2023年度,联影医疗的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业绩走势良好。进入2024年,联影医疗多项业绩增速出现放缓。
今年上半年其业绩同比实现微增。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3.33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约为9.50亿元,同比增长1.33%。分季度来看,2024年二季度,联影医疗的收入同比下滑约2.47%,是自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形球友会app,。
第三季度联影医疗则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公司实现营收约16.21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下降320.57%。
这也导致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54亿元,同比下降6.43%;净利润6.71亿元,同比下降36.94%。
对此,联影医疗方面表示主要受行业整顿措施、设备更新政策等市场环境的影响,前三季度的市场招投标活动受影响,市场需求暂时积压。
从联影医疗的主营业务CT设备业务来看,近来该业务线收入的变化较为明显。据梳理,2021年、2022年,联影医疗的CT业务占营收的比例均维持在40.83%,为其第一大业务。2023年球友会app,,联影医疗CT业务营收占比滑落至35.63%。
2023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医疗反腐风暴席卷而来,这一整顿行动使得超声的招投标活动出现了推迟,也导致医学影像产线的增长放缓。据国投证券统计,2024上半年,医疗设备行业招投标规模约550亿元,同比下降35%左右。其中,医学影像招投标规模同比下降45%左右。
2024年上半年,联影医疗的CT业务线%。MR业务线亿元,已经超过CT业务线。
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持续加大业务拓展特别是海外的投入球友会app,,销售费用同比有所增加。这也被列为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之一。
据披露,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约13.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53亿元增加10.53%,销售费用率升至19.92%,同比增长3.06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三季报未披露销售费用的具体投向。从半年报来看,2024年上半年,联影医疗销售费用约为8.91亿元,同比增长约8.17%,其中,宣传及推广费同比大幅增长约101.44%。
从成效来看,联影医疗海外市场的业绩表现确实亮眼。公司前三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49%至14.04亿元,收入占比升至20.19%,同比增加6.35个百分点。
但同期联影医疗国内市场收入出现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国内收入为55.5亿元,同比下降了13.33%。
在最近一期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联影医疗表示,进入9月份,观察到市场开始逐渐回暖,许多政策也开始落实。伴随采购意向的公示和招标流程的启动,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末将有较大规模落地。公司对此保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其中,协同推进相关工作。
据梳理,除了因“烧钱”出海销售费用增加外,三季报显示,联影医疗报告期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利润端承压更明显。
2024年前三季度,联影医疗研发费用13.18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8.95%,同比增长0.5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11%,比上年同期上升14.30个百分点,对此财报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而带来的研发耗材及人力成本上涨所致。
在行业人士看来,随着国产医疗设备的认可度不断增加,竞争压力加大,开拓市场所需的销售费用,以及保持产品竞争力的研发费用是维持公司稳定发展的必要费用支出。
记者关注到,11月8日,联影医疗发布公告,表示根据募投项目实施情况、募集资金投入规划及募投项目建设实际需求,拟对“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信息化提升项目”内部投资结构作调整,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延期。
其中针对“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武汉联影减少7.5亿元投资额,并通过借款方式将该款项提供给联影医疗使用,联影医疗同步增加7.5亿元的投资额。
从具体项目资金调整可知,联影医疗的“人员费用”增加了16.05亿元,这笔增加的资金里不仅包括了从武汉联影的借款7.5亿元,还包括了联影医疗原计划用于设备投资的2.3亿元,以及原计划用于材料费用的6.25亿元。
上述调整的原因何在?联影医疗产品研发项目的“人员费用”增加,是否和上文提及的研发人员成本上涨有关?就相关问题记者向联影医疗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作为千亿市值的行业头部公司,联影医疗上述募投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或也反映出公司资金的紧张。从三季报来看,当前联影医疗的现金流压力不小。
2024年前三季度末,联影医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42亿元增加78.74%。财报解释称是因为收入及回款减少。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约41.59亿元,同比增长28.81%,占总营收约59.81%。
这意味着联影医疗还有大量款项未转换成真金白银。其中的回款风险不容忽视。据披露,截至三季度末联影医疗的信用减值损失从上年同期的142.8万元变动为-1.08亿元。
此外,联影医疗流动负债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三季度末,其流动负债合计约为62.03亿元,较2023年末的57.98亿元约增长7%。其中,其应付账款约为22.4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约40.28%,为当期净利润的三倍有余。
整体来看,联影医疗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攀升挤压着利润空间,当市场变化收入减少,业绩承压明显,盈利性有所下滑。下阶段联影医疗如何提升经营活动的造血能力,本报将继续关注。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